3月18日,由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主办的区域国别学信息资源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出席会议。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新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西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34所高校96位区域国别学研究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
杨丹表示,全国各所高校就区域国别学科理论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期刊方阵建设做出了很多探索性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产出。新兴学科从建立走向成熟离不开文献、资源、信息、数据的支撑,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急需建成一个具有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特征的信息资源平台。北外目前建设有全球语言服务平台、区域国别学全球实践基地、多语种期刊方阵,将助力于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北外期待与全国高校一同共创具有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共构中国世界观、世界中国观和未来全球观。
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师聂磊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学数据库建设方案。他表示,区域国别学数据库建设面临全球覆盖的广度、长期研究的深度、学科融合的强度、需求相应的速度、交叉印证的精度的“五度融合”挑战。北外区域国别学数据库的建设从实现百年老书的电子化起步,以建设全球指数网、全球传播实验室、国际组织、全球智库、全球政党数据库等方式探索区域国别学信息资源平台。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等与会专家分享了区域国别学信息资源建设构想、路径和规划。大家认为通过跨学科合作开展人文学术资源数据研究,赋予了研究者更为多元的观察视角,启发学者作出更多前瞻性思考和学术准备。区域国别学学科是新兴学科,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开发多维资源、统一分类、整合多方力量,实现全员信息共享。区域国别学数据信息要保证数据科学性、真实性、合法性,要进行交叉验证。
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斌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区域国别学数据库建设应建立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基础上,避免形成碎片化建设、重复建设。区域国别学数据库建设不应局限于单个领域、地域、语种,不应局限于二手资料,应拓宽领域、区域,注重田野调研等一手资料。
据悉,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将通过建设专委会的形式,持续推动信息资源建设的研讨和合作,为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贡献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