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21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以线上方式进行。
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首先祝贺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并对学会在我国相关领域学术研究中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杨丹强调了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俄罗斯和东欧、中亚国家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亚欧国家互利合作、和平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世界的深度认知。随着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建构中国自主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便成为我国学者面临的新任务。中国式现代化驱动了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也指明了区域国别学的前进方向。从学科发展看,我们需要对学科的内涵、外延、概念体系、范式、方法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提炼;从人才培养体系看,需要提高语言、领域、区域(国别)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强调推动“五度融合”,构建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的新生态。
赵刚在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专题论坛上致辞。他强调,随着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产生,学科建设问题便提上日程,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专题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对于我国这一新兴学科的未来发展,甚至对于我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北外的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新成就,欢迎各位学术同仁积极参加北外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和全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举办的各项活动,共同为我国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展鹏和俄语学院院长戴桂菊分别以“传统学科、区域国别学与交叉学科身份”和“我国高校的俄罗斯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为题作主旨发言,阐述了传统学科,如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政治史、政治学、法学、传播学、人类学和管理学与区域国别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关系,指出我国高校俄罗斯学人才培养的重点,尤其是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专题论坛由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黄玫主持,全国近280名学者聆听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