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举办“世界图书生命指数”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22-10-12 点击数:

10月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出版传媒研究中心承办的“世界图书生命指数”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世界图书生命指数”是北外首创的全球指数矩阵的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邀请新闻出版业界专家、学者围绕“经典图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想基础”进行了主题研讨。研讨会由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滢主持。

北外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应用实践和学术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媒体走出去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效果研究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数据和研究方法。

北外国际出版传媒中心主任何明星教授以“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的学理内涵与价值阐释”为题作主旨发言,指出长期以来西方主导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资本捆绑行业链条,导致资本垄断,压制了具有个性化图书的面世。“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相比以往理论,突出强调中国“立言不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这种以个性化、差异性、独特性作为图书生命的评价标准是解决整个世界图书行业中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承资本主义化危害的全新思路。世界图书生命指数是基于中国出版文化价值理念提出的图书出版评价体系,是献给世界出版业的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

与会专家学者对“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的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从中国视角出发研究评价世界图书的出版具有创新性的意义和价值,并围绕“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开展了线上研讨。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教授指出,“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的研究意义和难度大,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出版》杂志执行主编李淼指出“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基于再版数据的统计,通过量化方法勾勒经典图书的内容特征,提出经典图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对于西方主导的以销售数量和市场价值去衡量图书价值的评价体系导向具有突破性意义;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戚德祥教授肯定了“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对于文化传承、传播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强调了通过图书作为产品的生命周期这一理论概念进行数据统计、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具有创新性;《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主编韦英平指出该研究以经典图书为抓手,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国家间交流中的顶层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叶新教授指出“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性价值,借助北外这个平台进行推广,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对于世界文明成果评价方面的缺位;《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张稚丹指出“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角度新颖、具有独创性,有助于总结经典图书的特征规律;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洁教授指出“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中对于经典图书阅读价值的差异性和独创性研究意义重大,以再版次数作为阅读价值判断标准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对于学术界和出版业界都具有启发意义;中国社科院大学人文学院诸葛蔚东教授肯定了“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的价值,提出应注意不同语种、国别、体制条件下的图书再版次数研究的可行性和全面性问题;《国际出版周报》主编白玫指出了“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的新视角、新概念和新发现,对在世界范围内解答经典图书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建立中国主导的图书评价体系,提升中国出版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出版商务周报》总经理盛娟从出版业实务出发,从打造经典图书内容、提升图书的生命力、考量图书传承价值三方面肯定了“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华书局对外合作部主任王瑞玲指出希望“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研究成果能够为出版社在今后的图书产品推广、图书“走出去”工作中提供知识资源方面的助力,真正惠及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化。各位专家也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世界图书生命指数”的世界性、传播力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教师、研究生,以及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的行业专家线上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